您好,欢迎访问!

手机版



寻迹羊城“博物馆”之八:广东华侨博物馆

阅读:100    发布时间:2024-12-10 10:30:12



同在广州二沙岛上,广东华侨博物馆就在广东美术馆旁边。相较高大现代的美术馆,它的外观不甚显眼。入门又见“大眼鸡”(广州旧时与海外通商时使用的货船,有双大眼睛,甚像一种俗称“大眼鸡”的海鱼),馆内参观人数寥寥,适合静静观看。




“华侨”和“海外华人”,概念和称呼上有什么区别?我的理解,“华侨”特指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,被迫流落海外讨生活的中国民众;而“海外华人”,则指已经更换了国籍的,在海外生活的华裔。


鸦片战争以后,众多东南沿海民众生活困苦,被卖、被骗、被迫等等原因,开始大批流向海外,成为当地最低贱的被奴役阶层。


深受农耕文化影响的华侨,思乡情深,一封封漂洋过海,寄回家的书信,渐渐成了一种特殊信物;进而还发展成一个新行业;最后甚至蜿蜒汇聚成,支持本宗族繁荣向上的一股力量。


“侨批”,是兼顾家书和汇款单这两种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信物。侨批局由国内国外两部份分工合作,一接和一送,源源不绝的侨批从华侨手中传到侨眷手中。




广东、福建、海南三省,素有众多侨乡。“侨批”的“批”,在闽南语系中是

“信”(发音为“普诶”)之意。




2013年,侨批档案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世界记忆名录”,成为研究华侨史、世界文化历史的重要依据。

本文分类:常识
本文标签:
浏览次数:100 次浏览
发布日期:2024-12-10 10:30:12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rulun.cn/changshi/7M6YzklRBK.html
返回顶部